《李凭箜篌引》教学设计
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,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李凭箜篌引》教学设计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《李凭箜篌引》教学设计1【教学目标】
1、知识目标。(1)了解李贺的生平及诗歌特点。(2)理解诗歌内容。
2、能力目标。(1)鉴赏本诗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奇的语言特点。(2)鉴赏诗歌侧面描写音乐的方法。
3、情感目标。反复诵读诗歌,品味本诗幽奇神秘的意境。充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,提高审美感受能力。
【重点难点】
教学重点:赏析诗的内容,鉴赏诗歌侧面描写音乐的方法。
教学难点:通过比较阅读《琵琶行》《李凭箜篌引》,养成对同题材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导入新课
在唐代诗坛上有五大高手,他们是“诗仙、诗圣、诗佛、诗鬼” 。“诗鬼”指的是谁呢?(李贺)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《李凭箜篌引》。
二、走进作者
1、不幸诗人李贺。
(1)苦命诗人:少年天才却与功名无缘,要怪只能怪他的父亲。父名晋肃,因避父讳(晋、进同音),终不得登第。李贺一生愁苦抑郁,体弱多病,只做过3年奉礼郎。但是就是这三年,他把握了机遇:和当时乐师李凭结为知音,写出 ……此处隐藏26319个字……有时又像凤凰鸣叫那样和缓;
这是运用“以声类声”的方法直接描写音乐。
4、这两句诗除了运用“以声类声”的方法来描写音乐,诗人还运用通感手法,
我们怎样理解通感手法?
“以声类声”不是通感,但“以形类声”,就构成了通感。“昆山玉碎”
可以唤起玉石撞击的形象感,形容乐声乍起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;“凤凰叫”可以唤起孤独哀鸣的形象感,形容乐声的幽怨;“芙蓉泣露”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,形容乐声凄厉婉转;“香兰笑”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,形容乐声明快欢乐。
五、作业:
1、比较鉴赏:阅读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和《李凭箜篌引》,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,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。
(1)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:
《李凭箜篌引》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,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,只有“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”两句,为侧面烘托手法。《琵琶行》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,为直接描写的手法,“江州司马青衫湿”为侧面烘托。
(2)风格迥异:
《李凭箜篌引》纯为描摹音乐,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,风格凄寒冷艳、浪漫瑰丽。《琵琶行》是一首叙事诗,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,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,其风格平易感伤。
2、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?这样表达有何妙处?
前四句,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、时间、地点的一般写法,另作精心安排,先写琴,写声,然后写人,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,穿插其中。这样,突出了乐声,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。
3、背诵《李凭箜篌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