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雷雨》教学反思15篇
身为一名人民老师,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,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,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雷雨》教学反思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《雷雨》教学反思1《雷雨》该课属于第六单元的第二课,文字优美、生活感强,同学们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雷雨将要到来的压抑、下雨的酣畅淋漓、雨过天晴的清新。
最初我的设计是只讲第一部分雷雨前,苗老师在听过我的课之后提出建议:第一,简单的字可以换组词这种方式识记。第二,只讲雷雨前的部分,太过单薄。第二,这样一篇文章,文字扎实优美,为什么不学完呢?第三,把生字落实到最开始,同时把雷雨前、雷雨中、雷雨后的`三个部分落实到读。
于是我把这节课重新设计,生字的识记依旧还是重点,书写生字指导方面“雷、垂。”“垂”字横画、竖画为主笔,横画之间间距相当。在指导朗读方面,我主要抓住了“雷雨前的压抑”“雷雨中的酣畅”“雷雨后的美丽”让同学们反复读,反复感受,首先借助图片感受大雨将至的担忧、害怕,先说说自己的感受,再把这种感受读出来。雷雨下下来的急且大通过“哗、哗、哗”有节奏的停顿读出来。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色先欣赏一组图片,同学们再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投入进去读。
通过这次讲课,我认为读落实到每一次理解和表达中要更加简洁,把语文简单到“读”和“写”,读是我更容易忽视的一个版块,所以能够让学生把文字真正读出文字的韵味 ……此处隐藏11883个字……“哗,哗,哗”的声音,表明雨下得急,下得大,要读得声音重一点,停顿短一点。“渐渐地、渐渐地”,表明雷雨由大到小、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,要读得稍慢一些。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,我让学生仔细读雨后初晴的段落,再把雨后美景画出来,在描绘的过程中,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。
四、读画结合,拓展思维
这篇课文描写雷雨之后的景象是一幅非常美丽清爽的画面,怎么样才能让学生领略到这种美,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这种美,如果光说光讲肯定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。因此我不急着让学生读,不急着让学生说,而是让他们先默读雷雨后段落,然后全班合作上黑板画一幅雨后图,每人只能画一个景物,不能重复,可以是书上的,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。画完还要说说为什么要画这个景物,并想象画中的动物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。让学生通过手中的`彩笔和配音来表达他们对雨后的感受。画完以后,再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来朗读课文。在完成这项目标时,学生完成的非常出色,画画得非常好,很有想象力,而且说的也很不错,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,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。这个教学环节我认为是我本节课的一个亮点,我非常生动有效地完成了有感情朗读雨后美景段落这一教学目标。
总的来说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启发思维,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。这篇课文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,用词也是非常精确的,但是我没有很好的带领学生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、造句的生动、形象,缺少在字词方面的训练,换句话来说就是语文味不够浓。在当下提倡本色语文教学的理念下,我在扎扎实实教语文方面确实做的不够。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重视一下字词篇章的训练,不可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