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范文 > 教案

《读书:目的和前提》《上图书馆》教案

时间:2024-04-09 08:08:27
《读书:目的和前提》《上图书馆》教案

《读书:目的和前提》《上图书馆》教案

一、新知导入

同学们,你们知道这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含义吗?

教养、涵养、素养、修养

教养: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。是社会影响、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个人修养的结果,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。

涵养:是指滋润养育;培养。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,也指道德、学问等方面的修养。

素养:所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。

修养: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,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。

怎样获得教养呢?

二、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

教学目标

1.了解黑塞、王佐良及其作品,了解他们读书的经历和感受。

2.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,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,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。

3.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,阅读经典著作,感受经典的力量,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。

核心素养

语言建构与运用: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,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,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。

思维发展与提升: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,学习文章运用的表现手法。

审美鉴赏与创造:反复诵读文章,描述作者对读书场景的描写,感受书籍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。

文化传承与理解:学习求学之道,阅读经典著作,感受经典的力量,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。

……此处隐藏2199个字……,与此同时为筹集兴建图书馆的经费四处奔走,终于在重返中国时筹得两万美金。1903年返回文化书院,购得武昌龚家花园,两年后简称一座新式建筑,取名“文华公书林”。1910年建筑全部落成,正式对外开放,近代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诞生。

公书林的建成,在当时轰动一时。文华公书林拥有中文图书近两万册,英文图书三万余册,所有图书均免费向公众开放,凡是武汉地区的各机构、学校及一般民众皆可自由阅览。馆内设有编目室、参考室、阅览室、报纸杂志室、书库、实习室、博物古物陈列室、图书馆学研究室及两个纪念室和一个演讲大厅,全部图书按照十进分裂法排列,此分类法后来被许多图书馆模仿、沿用。

图书馆在当时可算是新鲜事物,很多民众不了解,也不会使用。为了发挥公书林的真正作用,吸引民众主动到图书馆阅览,韦棣华想出了很多方法。公书林每周都举行音乐会、演讲会等,向大众宣传图书馆的功用,并向来访者赠送演讲劝和阅览证。同时,派人到武汉的各大学校,宣传公书林鼓励广大师生前往。1914-1916年,与基督教青年会合作,在上海、南京、开封、太原等地巡回演讲,扩到了公书林在全国的影响力,甚至吸引了一些省外的读者前来一睹风采。

公书林的宣传中最具特色的是“巡回文库”制度。为了方便武汉地区的民众就近阅读,公书林在文华校内和武昌大街上分别设立了公众阅览室各一间,武汉各校内设立流动图书站,定期更换图书。同时,将书籍以五十至一百册不等装箱,运往汉口、汉阳、开封、长沙等地供民众阅读。到1926年,这样的“巡回文库”已达到23处。在那个信息和交通都极度滞后的年代,“巡回文库”为广大的民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。甚至可以说,“巡回文库”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“流动图书站”、“流动图书大篷车”的雏形。

《《读书:目的和前提》《上图书馆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